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浙江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4-09-20作者:来源:《浙江教育报》浏览次数:10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职业教育担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光荣使命。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主动探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和策略路径,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宁职之为”的崭新篇章。

一、紧扣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孵化器”

学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人才链紧扣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体系。一是精准对接专业与产业。聚焦宁波“361”产业集群,紧紧围绕宁波数字产业、绿色石化、高端装备、新型功能材料等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动态调整专业,引导专业认证工作,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学科—专业支撑体系。组建高端装备、绿色化工等八大专业群,以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二是建立全链式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现代经济的竞争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链的竞争取决于“链主”企业的竞争。学校积极服务“链主”企业及上下游企业人才需求,与海天集团、舜宇光学科技等一大批“链主”企业合作,校企联合开展岗位关键能力分析,绘制能力图谱,重构课程图;构建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的项目制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健全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和实践场景应用体系,培养一批能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关联企业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二、聚焦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打造产业能级提升“动力源”

科技创新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支撑,学校坚持“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精准赋能企业技术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场景创新能力。当前世界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悄然酝酿,面向市场的场景式研发与创新不断兴起。宁波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3家,居全国各城市首位;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2家,居全国各城市第5位。学校利用宁波产业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基于应用发现问题、基于场景驱动创新,瞄准行业企业在应用技术创新突破方面的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通过与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等的合作,重点建设工程技术应用创新平台,主动链接场景资源,打造场景供需联合体,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跨界示范应用。二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推进中小企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科创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专兼职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发挥“科技副总”在技术成果推广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人才资源、科技成果与企业精准对接,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积极加入各类科技成果推介平台,多渠道精准推荐科技成果,着力推进知识产权成果向社会的应用、转移、转化、推广。

三、服务国家战略和融合创新,打造开放发展“新生态”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教育开放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学校要以全面开放为引领,助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力国际产能合作。学校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发挥作为金砖国家职教联盟执行秘书处、教育部“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首批试点校、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等平台的积极作用,助力国际产能合作。联合76所高职院校,以及中航国际、中石油、中电建等13家行业龙头企业,成立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开发“一带一路”国家职业、专业标准,助推企业“走出去”。大力推进“贝宁鲁班工坊”“塞尔维亚丝路学院”“斯里兰卡丝路学院”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技术驿站。二是推进融合创新生态建设。立足宁波先进制造业集群,区校共建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北仑智能技术产业应用中心、北仑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孵化器,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融互促。汇聚多方、多元资源建设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全国物流与供应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国塑料机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模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载体,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制度、环境和生态,让职业教育真正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

作者 吴向鹏

新闻链接:

http://www.zjjyb.cn/html/2024-09/20/content_56334.htm

浙江教育报:2024920